首页 > 权威资讯 > 透过玻璃体形态看RB的治疗与预后

透过玻璃体形态看RB的治疗与预后

返回上一页

本文数据及内容均来自Ophthalmology于2016年7月刊载的Jasmine H. Francis发表的《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玻璃体种子的分类:肿瘤和治疗的相关性》。参考链接可见文末。

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(RB)病灶分布与发病年龄、治疗反应及遗传背景之间的关联已有大量研究,例如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RB多发病年龄较小,双眼多灶性病变为多,而体细胞突变所致RB则发病年龄稍晚,单眼单发病灶为多。但对于RB引起的玻璃体改变尚了解甚少。那么玻璃体形态与RB的疾病特征及治疗预后是否有关呢?近期有学者回顾了过去10年360只患眼的病例资料,发现RB患者玻璃体形态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诸多有关其治疗和预后的线索。

研究回顾了2006-2015年该中心289名RB患者的360只眼,纳入临床资料齐全、随诊规律的129名患者135只眼进行研究。按照玻璃体混浊形态分为3组,分别为尘状、球状和云雾状混浊(图1)。

图 1三种玻璃体混浊形态:A尘状,B球状,C云雾状

综合患者年龄、性别、治疗方法如静脉化疗、眼内化疗、眼动脉化疗(ophthalmic artery chemosurgery, OAC)、缓解复发情况、最终转归等,研究发现第一组患者,即玻璃体呈尘状混浊的患者,发病年龄小,平均仅为11个月,单眼或双眼发病均有,双眼更为多见,病灶局限,但可分布于视网膜的任何位置,对眼内化疗较敏感。第三组患者即玻璃体呈云雾状混浊者,发病年龄晚,平均年龄32个月,多为单眼发病,病灶多弥散分布,赤道部到锯齿缘为多见,对眼内化疗反应慢,用药多,需30-32周才能缓解。第二组患者,即玻璃体呈球状混浊者,病灶多分布于赤道后的视网膜,发病年龄、病灶分布弥散程度、对眼内化疗的敏感度均介于第一、三组之间,但治疗后复发者在该组中占比例最高。(图2、3、4)

图 2三组患者病灶分布情况,第一组患者病灶局限分布为多,第三组患者病灶弥散分布为多,第二组患者病灶分布情况介于第一、三组之间

图 3  三组患者单眼或双眼受累情况:第一、二组患者单眼、双眼受累均有,双眼受累为多;第三组患者则多数为单眼受累

图 4初发和复发患者中三种玻璃体形态的分布情况:复发RB患者中球状玻璃体混浊(黄色)所占比例最高


RB引起玻璃体混浊的机制尚不能明确,研究推测体细胞突变导致的RB可能由于前部玻璃体的持续反应而容易形成云雾状的玻璃体混浊;复发者玻璃体混浊形态以球状最为多见,且较为弥散,但“复发”又可以有很多种不同情况,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论。

总体而言,该研究探讨了玻璃体混浊形态与RB病灶情况、治疗预后的关系,在此基础上,仍有许多潜在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。

(本文图表均摘自原文)

原文:

Francis JH, Marr BP, Abramson DH.Classification of Vitreous Seeds in Retinoblastoma: Correlations with Patient, Tumor, 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.Ophthalmology. 2016 Jul;123(7):1601-5

参考链接: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4921347/

CURE RB致力于提供权威可靠的RB讯息,期待能够帮助到更多的RB患儿,让每一位家长都不再迷茫和无措。欢迎您的咨询与反馈,您的需求与建议将帮助我们构建更好的CURE RB。
联系我们:service@curerb.com
联系我们: service@curerb.com

Copyright@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CURERB.com
京ICP备11025849号-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437号